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高校。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具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
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始终秉承本科师范教育50年的办学传统,坚持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举、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并进,践行“崇德尚学、厚积薄发”的校训精神,遵循“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学校现有20个二级学院,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创新科研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3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其中国家特色建设专业1个(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物理学、生物技术和体育教育),3个校级一流培育专业(音乐学、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
积淀深厚,师资优良。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城市——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125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8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21人,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11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6000余人。学校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中国绥芬河自贸区高端智库、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努力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依托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科普场馆,努力打造黑龙江省科普基地。
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积极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实施“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创新意识+人文情怀”五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塑造“以师为荣、以师为本、两代师表”的师范文化,针对本科一批次招生专业设立卓越实验班,固定教室、独立编班,全程定制培养。开展国培计划、顶岗支教、爱心课堂等教师教育特色品牌活动,彰显师范生培养特色。学校积极推进新师范、新文科、新商科、新工科建设,成立了自贸区学院和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努力探索校校、校所、校企、校地、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着眼创新发展,把推动创新与深化教育改革有机结合,现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充分发挥在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和“五色文化”研学基地。学校紧紧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优势,近五来,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1030项,共有8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22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学校的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82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1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建校以来,学校承担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建设人才的任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十万余人,为基础教育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育人,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共有3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励。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
党委书记:王育伟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全面负责学校重大改革及其战略研究,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才工作、教代会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主管纪检委(监察处)、工会、组织部(党校)、抗联研究中心。代管宣传统战工作。 |
校长、党委副书记:梁中贤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全面负责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重大改革和决策的组织实施工作、重要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重要办学资源的配置工作、学校内部行政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代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主管财务处、审计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
|
党委副书记:杨春文 协助校党委书记分管人才工作、党校和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医疗卫生)、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武装保卫及军校共建工作。负责党委、行政日常工作、党建工作、干部工作、离退休工作、后勤保障、安全稳定和校友会(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 分管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后勤管理与服务处、武装部(保卫处)、校友会(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超硬材料实验室。 代管学生工作部工作。 |
|
副校长:李旭中 协助校长分管学校发展规划、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法律事务工作。负责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继续教育、外事工作、国际合作办学、国有资产管理。 分管发展规划处(高教强省办公室)、科研处、学术理论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渤海文化研究中心。代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 |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峰 协助校党委书记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研究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审计工作。主持学校纪检委全面工作。 分管纪检委(监察处)、廉政文化研究中心。 |
|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敬民 协助校党委书记分管抗联研究中心工作;协助校长分管本科教学教务工作。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教学实验设备管理工作、教师发展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体育工作、图书资料、语言文字工作。 分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创业教育学院)、评估中心(高教研究室)、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图书馆。 |
|
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张艳霞 协助校党委书记负责教代会工作。主持学校工会全面工作,负责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日常工作。 |
|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冬 代管团委工作。
|
|
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秦植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