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现有6个本科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焊接技术与工程;1个专科专业:材料工程技术。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河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与“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还是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另外,材料学是河南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199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首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学院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平台),共计有4个校院级研究所;3个市级科研平台:洛阳市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洛阳市硅酸盐材料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先进材料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水泥与混凝土制品生产力促进中心、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特种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2009年和2012年,学院被河南省教育厅分别授予“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2人,其中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7人,洛阳市优秀专家 2人。教授14人、副教授4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52.8%。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硕士学位教师46人,硕士以上人员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高达94.1%。曾先后派出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学术科研团队和以中青年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学团队。学院目前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市级项目30项。近三年来,全院教师取得科研成果40余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2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50余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硬件条件。现有实验室面积近8000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拥有6个实验中心、3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基地),其中水泥生产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还在省内外建设了3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网络课程16门、双语示范课程2门、应用型课程1门、在线开放课程2门;自编或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编出版了特色教材近20部。学院还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迄今与河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组建了“河南省绿色建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等组建了“洛阳市光伏产业联盟”;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双瑞橡塑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了“洛阳市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10家单位在学院设立了联合实验室或产品研发中心;与郑州大学联合组建“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视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各种课外科技与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来有百余名同学参加了数十项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或其他学科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60余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三等奖等。此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利用寒暑假及洛阳牡丹文化节组织学生开展了30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度超过60%,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良好的软硬件条件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毕业生质量受到了广大毕业生、校友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年来,材料学院40%以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级公务员,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2018届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达到95.25%,表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

洛阳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现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俄合作)四个专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建材机械装备实验室是市级重点实验室, 建材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是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是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我院目前本科在校生2188人,专科在校生有987人,总计在校生有3175人。全院现有教职工98人,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38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50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共有6000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400多万元。

近几年来,科研成果主要有国家级科研项目结项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结项30项,地厅级结项18项,获地厅级科技成果奖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国家授权专利326项。

机械工程学院为机械、建材、化工、汽车等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3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洛阳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自动化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计算机控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工厂计算机集中控制(现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拥有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以上职称42人,博士12人,双师型教师69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实验室总面积1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462万元,其中学生自主实验室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学生家电维修组已成立三十余年,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三下乡”活动,积极到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多名家电维修组成员创业成功。2014年以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在国家、省级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159 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3项。

洛阳理工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2007年由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调整合并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4年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53人,教育厅、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洛阳市优秀专家4人,10余人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面积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3500余台套,价值2800余万元。其中“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建有河南省建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农牧智能传感网络系统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工业互联网智能识别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3项,省级奖励80项;在全校“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3次喜捧“优胜杯”;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6项,省级奖65项;还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是“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的第一批合作单位,还与中科院计算所、华为、中兴、科大讯飞、58赶集等知名企业构建了校企培养模式,开辟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渠道。学院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洛阳理工学院

软件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层次,学制两年。

软件学院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办学理念,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建立了融校内教学实践、企业环境实践、顶岗实习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技能扎实、软件开发能力强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软件学院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实行一套班子机构,共享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洛阳理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和原洛阳大学土木工程系于2007年7月合并组建,现有土木工程(分为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3个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安全工程6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1个专科专业。

土木工程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专兼职实验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6人,其中,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45人,博士17人,硕士82人。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洛阳市优秀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共有62人,多数拥有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发展迅猛,土木工程系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岩土工程学科是河南省优秀重点学科;拥有地下与隧道工程院士工作站、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土木工程结构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省级科研平台和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和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和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完成省部级教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40余项。土木工程专业是河南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钢结构》课程是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学院教学设施完备,实验、实践条件优越。学院实验室建有力学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室、给排水专业实验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拥有包括六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岩石三轴仪、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机等多项大型设备,仪器总价值2100万元。结构实验室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土木工程学院在省内外3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能够在实习基地得到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土木工程学院重视对外交流、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先后邀请加拿大工程院、中国工程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机构的专家学者讲学。土木工程专业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赴阿斯隆理工学院学习。近年来,先后和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五局等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合作项目30余项,在地铁施工监测、建筑抗震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引进经费1000多万元。

土木工程学院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办结构设计大赛等各项专业赛事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近三年来,在国家和省级 “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结构设计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0人次、省级奖励80余人次,在全国广联达杯BIM毕业设计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工程技术加管理素养的复合优势,以及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培养,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奠定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基础,95%的学生毕业前拥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资格证、BIM等级证等专业资格证书。学院中建、中铁、中交等企业建立有稳定的用人关系,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就业率、就业质量在第三方调研中均居同类院校前列,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洛阳理工学院

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

  

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核心任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历经50余载的建设发展,专业积淀深厚,学科交叉特征明显。设有环境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生物工程系,基础化学教研室和实验教学中心。开设有环境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4个本科专业和工业分析技术1个专科专业。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充实,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9人,博士32人。其中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聘请博士生导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16人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近年来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20余项,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承担横向联合项目15项,获项目经费300余万元。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70余篇,SCI、EI检索100余篇。

学院实验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完备。实验楼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4个实验中心,建有复杂样品分析检测、绿色化学工程、污染治理与控制工程等综合实训中心。拥有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TOC测定仪、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各类教学科研仪器约1650余台(套),建有“河南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机钼(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洛阳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能够满足师生教学和科研需求。

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学院重视产教融合发展。建有校企合作课程12门,与黎明化工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控水务集团等1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与企业联建“同创(洛阳)化学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达化工研究中心”等18个产学研合作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障。

学院扎实做好学风建设。建立了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定期开展“学风建设月”、学科知识竞赛和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生命科学竞赛、化工实验大赛等活动中荣获省级以上荣誉近20项。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位居学校前列,2019年为28.5%,其中“双一流院校”占50%以上。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建立大学生科研助理制度,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两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篇,获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1项,河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1项,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学院环保协会被国家环保部授予“优秀学生团队”。学院开展全程化就业服务。建有15家就业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连续三年获得学校“考研工作先进集体”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优胜奖”。

学院正以年轻的姿态、务实进取的作风、与日俱进的步伐,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专业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洛阳理工学院

机器人学院

  

机器人学院创办于2016年,是在国家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市政府和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三方开展政校企合作共同创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本科院校中第一所专门培养机器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学院,是河南省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招生资格的学院,拥有工业机器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省市级平台。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智能装备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重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所有专任教师均具备“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现已建成七大系列机器人工作站实训平台、光机电气一体化机器人实训流水线、机器人运动控制综合试验平台、机器人结构、运动控制与传感实验室、工业机器人拆装和运动控制实验室等。作为洛阳市机器人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合作交流。与中科院自动化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中国一拖集团等开展产学合作,对外开展机器人工程师、操作师的教育培训工作。

洛阳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始建于1979年。2007年由洛阳建材工业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和洛阳大学经济管理系合并成立经济与工商管理系,2014年更名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过40年的办学积淀,学院学科建设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办学成果显著,教科研成果丰硕,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现有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和1个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在校生2700余人;设有工商管理、经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4个基层教学组织;拥有“区域经济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洛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咨询团队、洛阳民营企业研究院、洛阳市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和洛阳市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合理、教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高级经济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学校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人,校学术带头人2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48人。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省、校两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1个,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师主持完成校级以上教研项目88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80余篇,获省教育厅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河南省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项。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5年来,共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8项、市厅级项目180项;出版学术著作13部(其中专著3部,合著10部),出版教材26部(其中主编12部、参编14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2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EI收录、ISTP收录论文91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地厅级奖励43项;获得专利10项。(已审核、修改 吕玉辉)

学院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河南省特等奖3项,在刚刚结束的洛阳理工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三项,并荣获“优胜杯”的好成绩。连续三年在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总决赛中荣获团体特等奖、一等奖;连续三年在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获得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亚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泰安杯”全国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团体一等奖;“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三等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铜奖2项;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河南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第二届“奥派杯”全国移动商务技能竞赛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正大杯”大学生双创营销大赛河南赛区决赛优秀奖。

学院重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到英、美、澳大利亚等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丰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习实践教学,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与永辉超市、洲际酒店、洛阳市网商协会等20多家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积极参与政府决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撰写的《河南航空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编制的《洛阳市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体系》、《涧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洛阳经济发展蓝皮书》等系列研究成果得到省、市、区政府采纳应用,这些应用性成果提升了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毕业生就业流向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水平、吃苦耐劳精神和继续学习能力等给予了充分肯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踏实、肯干、能吃苦;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全面,适应能力较强、协作精神好;动手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强。

洛阳理工学院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的洛阳建材工业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和1980年的洛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办学思路清晰,学科及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实践教学条件优越,办学成果优秀。目前,会计学院在校生近2400人,毕业生专业能力突出、就业领域与就业前景广阔,历届毕业生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杰出校友辈出。

会计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会计学院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与信息化三个教学系和一个会计实验中心。

会计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9人,博士5人(含在读1人),硕士43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人。在专任教师中,拥有一批会计学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其中,注册会计师6人,注册税务师3人,注册资产评估师1人,会计师7人,统计师、理财规划师、金融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律师各1人。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优良。校内会计实验中心拥有两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两个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和一个财务管理模拟(ERP)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和财务管理模拟(ERP)实验室拥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税收、财务决策、证券投资、ERP电子沙盘等实训教学软件,能够满足会计学科全方位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为适应会计学科业财融合发展趋势,2018年,会计学院申报成功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实验建设项目——VBSE综合实训项目,总投资近300万元,2019年将建成投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与洛阳市主要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应用型教材、协同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联办专业竞赛等全方位合作。

会计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各专业和层次的培养方案,2019年将启用应用型特色更加鲜明、融合快学科发展最新趋势的新版培养方案;2018年,立项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财政学》,财务管理专业立项建设转型发展示范专业,《中级财务会计》立项建设应用型课程;通过验收的校级精品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多门主要课程;网络课程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校级主干课程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15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

会计学院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科研和教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会计学院拥有两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洛阳市投融资研究中心、洛阳市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两个校级研究所——会计研究所、投融资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都有了提高。共完成教科研课题近200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50篇,全文收录的有150余篇,专著12部。

会计学院组织学生广泛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在历届“挑战杯”大学生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重大赛事中,广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专业竞赛方面,学院积极组织有知名企业冠名的财务决策、点钞、珠算、ERP模拟、创业营销等赛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会计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贯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思想,加强与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的就业合作关系,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超过15%。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尤其是2018年就业工作获得学校就业工作优胜奖、就业工作管理奖的两项荣誉,就业工作综合排名第一名。

会计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进、努力工作,先后被学校授予“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洛阳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6年,前身为洛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7年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相关专业合并组成。目前艺术设计学院设置5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3个专科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学院目前在校生人数有2300余名。教职工82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14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6名,学院还聘请了19名国内外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多名由企业专职设计师组成的外聘教师队伍。艺术设计学院有多名骨干教师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

艺术设计学院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市场与文化的结合,以多专业平台支撑专业建设,依托市重点社科研究基地“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把握艺术设计前沿的研究成果,艺术设计学院是“河南省装饰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是“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和“洛阳市设计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建立“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实训平台”,多专业平台汇聚了众多企业和专业设计师的力量,为我院应用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注重国际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邀请英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业教授来我院讲学,并与韩国映像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等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开展交换生培养项目。

艺术设计学院位于洛阳理工学院九都校区,地处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现有教学场地15640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室19个,校外实训基地14个,实验室面积近1500平方米,63个专业教室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拥有艺术展览馆500平方米,可容纳220人使用的学术报告厅和150平方米的跨专业合作交流平台,并配备有专业图书资料室。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艺术设计学院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摇篮,学院根据各专业方向设立了品牌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环境设计工作室、文创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玉雕工作室、文字艺术与金属工作室、手工艺创作工作室、数字工作室、有木设计工作室、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乡村民宿规划设计中心等专业工作室,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学生专业素质高,众多在校生作品在省内外设计和美术大赛中频频获奖。艺术设计学院从1988年至今已向社会输送了6000余名毕业生,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在全国各地从事广告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工作,成为艺术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以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洛阳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80年,曾先后开设应用英语、文秘英语、英语教育、经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科专业。2008年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1595名。2014年外国语学院获批开设翻译专业,2016年获批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目前在校生1028人,其中本科生841人、专科生187人。

外国语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设有英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大学外语第一教研室、大学外语第二教研室及外语实验中心等六个教学机构。拥有4个科研机构:洛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对外宣传翻译研究中心;校级研究机构——语言服务与翻译技术研究所;院级研究机构——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和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1个专科专业:商务英语。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2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有5人,在读博士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7人;教育部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3人,校级“十佳教师”2人,校级教学能手5人;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获得者10余人次,省级微课大赛获奖20余人次。

外国语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学院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宗旨,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坚持以突出实践与创新为重点,坚持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

围绕学校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外国语学院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拥有各类语言实验室27个。其中,语音实验室22个,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4个,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协同创新语言实验室1个。

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十分重视科研理论水平的提高,努力以科研促教学。学院不断举办“洛阳理工外语论坛”、“洛阳理工外语沙龙”及系列专题讲座等学术活动。近年来,围绕“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际”等四个方向,积极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完成省部级教科研项目32项,地厅级教科研项目293项,发表论文435篇,其中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9篇,出版论著、译著、教材、教辅材料和工具书51部,获得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124项,其中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同时,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我院师生先后为“河南省中英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 “2018洛阳世界古都论坛”、“2019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等提供翻译和志愿服务,受到高度认可和好评。

外国语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建设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打造校园文化亮点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外国语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提高。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部分学生考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英语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连续获得专业组特等奖。

洛阳理工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80年,现有4个本科专业,即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工作、广播电视编导;1个专科专业:文秘。现有1个省级试点专业集群:文化创意专业集群;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批校级重点培育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主干课程和网络课程。有3个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洛文学与河洛方言研究中心、河洛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个专业社会服务机构:洛阳市致能社会工作服务社。有2个校内实验中心:新闻学实验中心和社会工作实验中心。在校外建立了洛阳龙门石窟、民俗博物馆、洛阳报业集团、东方今报、洛阳商报、洛阳广播电视报、腾讯大豫网洛阳站、洛阳广播电视中心、上海闵行区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郑州市金水区尚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洛阳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风优良的教育教学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41人;有国外培训经历的教师8人;有***、网络编辑师、摄影师、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的“双师双能型”教师40人。中宣部启动的新闻单位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员互聘“千人计划”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1人,洛阳市优秀社科专家2人。

学院注重政产学研结合和社会服务工作。签订横向合作协议22项,引进经费200万元。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公开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课题50余项,荣获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学院以学生社团为依托,通过建立学生学术导师育人机制,通过五四青年社、社会工作协会、光影微剧社、洛风诗社、红蓝原创动漫社、华章汉服社等社团、利用院刊《新绿》、洛阳致能社工网和洛理社工微信公众号、开元微观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40余项,5次荣获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鼓励学生考研,考研通过率22.7%,年终就业率96.6%。建院3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受到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文社科应用型人才。

洛阳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是洛阳理工学院承担师资人才培养的专业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已经走过了30多年全日制师范教育的办学历程。

学院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洛阳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建设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师范类和艺术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双师双能”型、“一专多能”型、就业导向型、产教融合型办学新格局。

学院现开设有学前教育、音乐表演2个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心理咨询2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438人。升本以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200多人,其中本科毕业生700多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高级职称占比36.8%;博士4人,硕士35人,硕士以上教师占比68.4%;“双师双能型”教师37名,占教师总数的近65%;有河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专家4名。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拥有表演剧场、小型演艺中心、音乐教学训练中心、舞蹈教学训练中心、心理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和高清微格教室等30个实验实习场地,建有21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平台。

学院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贝壳金宝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东莞创思教育集团、洛阳航星幼儿园、洛阳贝贝幼教集团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办“企业订制班”,实践环节教学比例达36%以上,形成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技能强化”、音乐表演专业“训赛相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学生连续37年参加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在各类大赛中荣获省、市级各项大赛奖励40余项,如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金奖、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一等奖等。

学院重视应用型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社会服务,学院教师多次被邀请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地进行艺术交流和演出。近两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5篇,出版著作教材10部,完成地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2项,地厅级以上获奖项目31项。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举办公益演出,组织专业比赛等活动,并与上海戏剧学院、韩国映像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交流合作,互派师生研修交流。

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优化思想引领、道德实践、学业帮扶、困难资助、就业服务机制,通过广泛深入的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文化熏陶和社会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8%。

目前,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音乐艺术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学院而努力奋斗!

洛阳理工学院


办学地点: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报考代码:6169)

学校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2229亩,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96万人,教职工174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3人,副高级职称431人,博士学位教师221人,硕士学位教师805人,“双师型”教师715人。洛阳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