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高三(1)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语文学科作文试题继续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为“图文结合”式,包含一组两幅图片和一次“线上课堂”的情境再现,考生须在阅读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材料由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两部分组成:图片材料部分包括一组两幅图片及图片中的点题文字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文字材料部分呈现的是师生在线上课堂对两幅图展开讨论的情境。
图片材料中的一组两幅图,来源于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网在2020年2月23日刊登的题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相似瞬间”配文新闻照片。照片配文为“相隔百余年的两张照片,定格了相似的瞬间。2月22日,浙江绍兴,一位3岁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敬。孩子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后出院。/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两个鞠躬,看似穿越时空的巧合,背后流淌的,是医患之间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缠斗,白衣战士勇敢扛起守护的使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你我更加明白,誓言的分量,真情的可贵。”材料图片中的点题文字为新闻原图所有,而图片下的解说文字则整合自新闻图片的配文。
图片材料部分的一组两幅图和相关文字解说,向考生清楚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两个画面呈现的都是(小)患者和医护之间的友好致意,两幅照片的时间跨度是“一百年前”到“2020年”。
文字材料部分再现了线上课堂学习的真实情境,由6个小段落构成,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第1段,主要交代了师生在线上课堂讨论这两幅图的背景、原因,建立起文字材料部分与图片材料部分之间关联;同时,在“讨论区”的热烈讨论生动地反映了“线上课堂”的独特之处,如此情境与考生的现实处境极为相似,易于激起考生的共鸣,融入到写作情境之中。
第二层,是第2至4段,由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发言和独立成段的省略号构成,重点呈现学生在线上课堂三种不同的收获,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更广更深的思考。甲生侧重评论“小患者”的举动,认为其让人感动;乙生侧重评论“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认为其“带给我们启发”;丙生侧重于从时间跨度去思考,认为“两幅图”相隔百年,但蕴藏的深意值得我们深思。省略号一方面表明课堂讨论热烈,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提醒考生还可以结合自己对这两幅图的思考展开写作;着意拓宽了写作空间,有助于考生展开联想和思考。
第三层,是第6段,老师的总结发言,既是总结也是延伸。从总结的角度看,强调了同学们的收获;从延伸的角度看,引导同学们在下课之后,更广泛地关注当下抗击疫情的更多场景。而其中出现了两个“课”字,前者指“正常的、校内的课堂教学”,后者指“具有教益的事实”。当前学生无法返回校园,不能进行正常的、校内的课程学习,但是可以经由不同媒体获取丰富的资源,从而了解抗击疫情的真实场景,关注、了解和思考这些具有教益的事实,是学生获得精神成长的可行且必要的途径。
图片画面简单,文字语言浅显,但材料蕴意丰富。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引导语包括两句话,与材料部分相呼应。
第一句话: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既创设了写作情境,又明确了写作方向。本题的写作情境是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的主题征文活动;写作方向是“独特一课,别样收获”,既要写“一课”,更要写“收获”,两者紧密关联,“收获”段由“课”而来,“课”的目的须是有“收获”。
第二句话: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既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该班同学”,又提示了写作目的“向公众号投稿”,还强调了写作重点“认识与思考”。这里的“认识”主要是指认知,即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感情认识、理性认识;“思考”主要是指判断,即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或褒扬或批判;思考要有底线思维、要有辩证思维、要有创新思维、要有前瞻性眼光;“自己的”主要是指写出的文章要“得体”,即所写文章要符合高三学生身份、素养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综合而言,引导语创设了写作情境,明确了写作目的、写作者身份、写作对象和最核心的写作方向。帮助考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1.结合材料
要求考生必须结合材料展开写作,不能脱离给出的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不能离开“独特一课”去泛泛而谈“别样收获”。
2.贴合背景
要求考生在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发表“别样收获”的见解时,必须贴合“课后”这个小背景和“抗击疫情”这个时代大背景展开写作。
3.切合身份
要求考生写作者的身份是高三年级的学生。
4.自拟标题
文章要求有标题。
5.自选角度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
②从医者“忙回礼”和“顺势回礼”的角度切入
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切入
④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切入
……
6.确定立意
①从患者鞠躬致谢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感恩与信任;对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尽责奉献等的真诚感谢和深情赞美;对我国尊医重卫优良传统的延续……
②从医者鞠躬回礼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关爱、尊重、平等;作为一般意义所理解的“施惠”的一方,医者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患者的敬意,而是体现了“功成不居”的大气,正是因为这种不以功自居、不以德自傲的谦恭,成就了这一幅和谐的画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正是医者对患者的真诚平等、热情相待、彼此尊重,是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③从医患关系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医患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和谐友善……
④从两幅跨越百年的图片的角度切入,可立意为:变化的是时间,而不变的是内心的感受,进而在精神、传统等方面,引发对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的进一步思考。100多年前,我们已经有这种和谐的、堪称典范的医患关系,如果我们能赓续这一美好传统,一定能为医患关系的困境破局;也可以是:发掘历史上的资料与当下的媒体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会对我们了解自己的传统,改善现状有更深刻的启发。
……
7.符合文体特征
考生可以自选文体写作,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但选定了一种文体后,要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写作。
8.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要求考生遵守写作中的真实性和考试中的保密性原则。
9.不少于800字
要求考生写作应达到一定的字数标准。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结合图、文材料,按照“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以“该班同学”的身份,完成写作任务,表达认识与思考。
(一)具体而言,符合题意须完成以下四个任务:
任务 |
要求 |
任务一 |
“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 |
任务二 |
结合图、文材料,表达认识与思考 |
任务三 |
“该班同学”的写作身份(高三学生) |
任务四 |
贴合背景(课后、时代背景) |
(二)完成四个任务与“内容项”分等判断的对应关系:
任务 |
任务一 |
任务二 |
任务三 |
任务四 |
“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 |
结合图、文材料,表达认识与思考 |
“该班同学”的写作身份(高三学生) |
贴合背景(课后、时代背景) |
|
一类上 |
√揭示深入 |
√准确结合 |
√明确 |
√贴合 |
一类中 |
√揭示较深入 |
√准确结合 |
√明确 |
√贴合 |
一类下 |
√能揭示 |
√较准确结合 |
√明确 |
√较贴合 |
二类上 |
☉未能明确揭示 |
√能结合 |
√较明确 |
☉提及 |
二类中 |
☉未能揭示 |
√提及 |
√基本明确 |
☉仅提及其一 |
二类下 |
√仅提及 |
√仅提及 |
X没有提及 |
☉仅提及其一 |
三类 |
X忽略 |
X忽略 |
X没有提及 |
X没有提及 |
四类 |
X完全没有涉及 |
X完全忽略 |
X完全没有提及 |
X完全没有提及 |
(三)完成四个任务与“内容项”分等判断的对应关系的详细表述:
题意 |
内容分 |
文章特征 |
符合题意 |
一类上 20-19 |
准确结合图、文材料;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写作方向,紧紧围绕“课”,对“收获”的认识与思考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明确作者身份为“该班同学”;深入关联“课后”与时代背景;表达精彩,亮点突出 |
一类中 18 |
准确结合图、文材料;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写作方向,较紧密地围绕“课”,对“收获”的认识与思考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明确作者身份为“该班同学”;较深刻关联“课后”与时代背景;表达精彩,亮点较突出 |
|
一类下 17-16 |
较准确结合图、文材料;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写作方向,能围绕“课”,对“收获”的认识与思考较深刻;中心较突出,内容较充实;明确作者身份为“该班同学”;能关联“课后”与时代背景;表达较精彩,有一些亮点 |
|
二类上 15-14 |
能结合图、文材料;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写作方向,能围绕“课”,对“收获”有些认识与思考;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明确作者身份为“该班同学”;能提及“课后”与时代背景;表达较精彩,偶有亮点 |
|
二类中 13 |
能结合图、文材料;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写作方向,未能围绕“课”谈“收获”,认识与思考一般;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基本能明确作者身份为“该班同学”;无提及“课后”与时代背景;表达通顺、清晰,无亮点 |
|
二类下 12-11 |
能提及图、文材料;提及“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未能围绕“课”谈“收获”,认识与思考肤浅;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基本充实;没有提及作者身份为“该班同学”;无提及“课后”与时代背景;表达较通顺 |
|
基本符合题意 |
三类 10-6 |
未涉及图、文材料,只以“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为话题,完全没有提及“课”和“收获”;没有体现作者身份;没有提及“课后”与时代背景 或,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图、文材料和“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但文章主体部分与这两者均无关系 |
偏离题意 |
四类 5-0 |
完全脱离图、文材料,完全忽略写作方向,完全没有体现作者身份,完全没有关联时代背景,仅选取材料或引导语或要求中的某个孤立的词语展开论述,文章与材料内容、写作方向、写作身份等完全无关。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
(四)综合评判的原则:
1.综合评分60-54分
同时满足以下四点:
(1)任务完成得好;
(2)思想内容好(即认识与思考)(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符合投稿内容要求);
(3)表达形式好(结构、语言);
(4)有亮点(①深刻——本质,内在联系,具有启发性;②丰富——材料足,论据足。③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④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⑤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综合评分53-48分
分两类给分:
50-53分:任务、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均好;无亮点
48-49分:任务一般,思想内容一般,表达一般,亮点一般(意思是相对前者要稍逊色比后者强很多的那种文章);或其他都好,只有身份、对象不明确。
3.综合评分47-42分
第一种:任务完成比较差(注意:四个任务要完成),思想内容比较差(文章的认识与思考一般,缺少深度或逻辑)。
第二种:身份对象不明确,任务、思想内容完成一般(任务都完成,写出了一定的认识与思考)。
4.综合评分41-36分
第一种:任务完成差(四个任务勉强完成),思想内容差(有写出认识思考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第二种:任务完成比较差(四个任务基本完成),思想感情比较差(有写出认识思考但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身份对象不明确。
5.综合评分35以下
附:综合评分依据一览表
评分 |
内容 |
表达 |
发展等级 |
备注 |
扣分 |
|||
A任务完成 |
B思想内容 |
C表达形式 |
D特征 |
E亮点 |
F身份意识 |
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上不封顶;400-800,每少50字,扣1分;抄袭,发展等级不给分。 |
||
60-54 |
好 |
好 |
好 |
√ |
√ |
有 |
||
53-48 |
53-50 |
好 |
好 |
好 |
√ |
有 |
||
49-48 |
较好 |
较好 |
较好 |
√ |
有 |
|||
47-42 |
一般 |
一般 |
一般 |
√ |
有 |
|||
41-36 |
较差 |
较差 |
较差 |
√ |
无 |
|||
35-0 |
基本符合题意: ①穿靴戴帽,仅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文章主体部分完全脱离材料与写作任务,泛谈别的内容; ②不结合材料,不贴合背景,仅围绕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泛泛而谈; ③提及材料内容与写作任务,但思想偏激,观点武断 |
|||||||
偏离题意: 不结合材料,不结合任何一个写作任务;思想不健康;残篇(比较严重者);白卷 |
三、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得低于内容分与表达分。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6.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7. 完全空白的,评0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必须有确切的依据。
【样卷与评语】
1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即切入主题,将这“一课”的“独特”解读为“医护与患者相互鞠躬的小课”与“神州大地万众一心抗疫的大课”两个层次,由“小”及“大”,紧贴时代背景,揭示材料深意。其后引出“别样收获”的两个层面:“医护与患者的相互尊重”,“生命之间的相互关怀”。
第二段,提出观点“生命关怀,尽在一鞠一躬之间”,过渡自然,简练生动。文章由此展开次序井然的论述。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第三、四两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有形的“鞠躬之礼”写到无形的“人道关怀”。引用古今事例,热情讴歌“医护与患者的尊重传承百年”和“生命最本真、最纯粹的关怀”。
尤其第四段,结合时代背景,细数抗疫中令国人动情的每一个“瞬间”。
第五、六段,作者的眼光从线上小课堂转向社会大课堂,针对新时代的青年提出传承“生命关怀”的热望与畅想。情感充沛,升华主题。
这篇文章,以小大之辨剖开材料的内涵,以虚实之形揭示“鞠躬”的深意,由课堂教学
扩展到社会时代,由医患关系引申至生命关怀,线索多而不杂,层次繁而不乱,构思匠心独具。笔触涉及古今,目光聚焦当下,语言颇具功力。
但也正因考场作文之故,文章有不尽人意之处。第二段直言“在征文中”,为完成写作任务,稍显生硬。第四段论及无形的鞠躬,是本文的亮点,本可联系医护人员离开疫区时患者的感谢与归家时人们的迎接,让“有形”到“无形”的“鞠躬”之意转接更加流畅,文章虚实比例有些失衡,有扣材料不紧之嫌。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评分:
18+19+19=56
2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直入征文主题,“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紧接着具体阐述这一课的“独特”之处,结合抗疫背景巧妙地叙述了图片的由来和内容。既准确揭示了材料的含义,又自然引出自己的别样收获——“不变的人文情怀”。
文章主体部分由三、四、五段构成。第三段由图片写到当下抗击疫情中的感人瞬间,详尽论述了图片中医患互相鞠躬所包含的人文情怀;第四段论及这种人文情怀的由来——中华文化数千年“仁礼”的滋养;第五段为人文情怀的传承、白衣天使的奉献而热情讴歌。文章结尾回扣标题,再次凸显“特殊一课”的意义。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作者心怀时代,眼界开阔,语言流畅,富含情感。
文章层次分明,紧扣材料,但结构较为简单。标题直接使用征文主题,不免令人遗憾。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8+17+18=53
3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第一段描述画面内容,顺势引出分论点一:穿越百年,不变的是医者仁心。从古时杏林满园、扁鹊华佗写到当下疫情中冲上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有着“仁心”,紧扣图画内容,点明鞠躬是“仁心”的一种表现,是对生命的敬意。第三段直入分论点二:穿越百年,不变的是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段联系现实生活,举杨文医生遇害的事例,说明我们应该用真诚与爱对待医生,共同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第四段,承接上文,从这两幅图联想到疫情背景,再联想到在疫情默默付出的医护人员,再次重申医生的无私奉献、医患之间的真情带给我们的感动,也带给我们许多课本之外的思考。结尾回扣图片,呼吁新时代的人们应该传承这种良好的医患关系,延续这份真情。
全文紧扣材料,从“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出发,深入辩证地看待医患关系,并能贴合背景,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后半部分未能把视野拓展开去,升华主题,由医患关系看到更深层的社会文化的内涵。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
17+18+17=52
4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第一段从解说材料入手,引出观点:虽然时代在改变,但医患之间的尊敬与感谢永不改变。第二段紧承第一段,从小患者的角度分析,患者对护士和院长的鞠躬是对白衣天使的尊敬,并从小患者联想到现今的青年人成年人,我们都应该尊敬医生这最值得尊重的人。
第三段从护士和院长的角度看,鞠躬之举是对患者的感谢。联系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的紧张,强调了患者对医者的尊重会带来医者对患者的感谢,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美好。第四段再次联系现实生活的背景,从现在我们正在面对的新冠肺炎疫情出发,再次审视医生坚定“逆行”的伟大行为教会给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回扣材料,点明社会大课堂带给我们的收获。结尾段,回应材料,呼应开头,再次重申自己从课堂上收获的感动和思考。
全文紧扣材料,能抓住“独特一课,别样收获”的写作方向,并能贴合背景,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挖掘不够深刻,第四段有点游离于主旨之外,思维上不够严谨。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评分:
16+17+16=49
5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二等文。
文章从图、文材料入手,并结合抗击疫情期间所思所感,讨论两幅图片给予自己的感动,从小患者“感恩”的角度讨论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然后从医生回礼的角度讨论了医护人员的敬业尽责,最后进一步提出良好医患关系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回扣疫情的背景展望未来的医患关系。
文章以“该班同学”的身份,结合图文材料、贴合抗疫背景展开写作,表达对了“独特一课”学习过后的“别样收获”。全文结构清晰,语言较流畅自然,标题较为精巧,较好地完成了四个写作任务。
不足之处在于对“独特一课”的“别样收获”较为空泛,对抗疫背景的理解和认识、对两幅图片的思考和认识、对所论的“感恩”“医患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等的认识也较为表层,泛泛而谈,未能深入。另外,对“感恩”与“医患关系”、“医患关系”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虽有提及,但并未揭示其内在的联系。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发展等级打在“较丰富”。
评分:
15+15+15=45
6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二等文。
文章根据所给材料,通过解读课堂上出示的相距百年的两张图片,从患者与医护的鞠躬的角度,提出了“如果我们相信爱、拥抱爱,并能以相同的爱回报予我们生命的这个世界,我们就能从这两张图片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和力量”“他们的深鞠躬,是爱的见证”的思考,并从爱的形式、爱的实质两方面展开全文,具体论述了“敬”是“爱的最高形式”和“爱的最根本的实质,是对生命的爱”。文章最后以“爱是无往不利的”作结,并以“爱在我们心里开出一朵花”收束全文。
文章以“该班同学”的身份,结合图文材料立论、展开论述,表达对“独特一课”学习过后的“别样收获”。全文结构清晰,语言较流畅自然,标题较为精巧。本文转载自:语文阅刊(yuwenyuekan)转载请保留来源
但文章与抗击疫情的当下背景联系不够紧密,多处出现跳脱出抗击疫情的背景,单纯讨论爱的形式和爱的实质;文章的认识和思考集中在“爱”的形式和实质,表现出认识和思考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另外,文章使用“相敬如宾”“孝敬”“敬爱”等例子来引出“尊重就是敬。”的观点,显得不够妥帖自然。最后两段文字与全文论述之间关系不够紧密。
发展等级打在“较有文采”。
评分:
14+14+14=42
7号文
评语: :
本文属论述类三等文。
文章第一段引述诗人叶芝的话引出了疫情点燃了心中文明之火的思考;第二、三段引材料的两幅相隔百年的图片讨论文明之火永不熄灭;第四、五段分别以“代代相传,以身作则”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分论点,讨论了文明之火的传承与发展;文末进一步点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章未能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任务。全文仅在第二段和第四段开头提及了图、文材料,此外便抛离材料而论述“文明”,未能建立材料与“文明”这个核心论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未能结合图文材料立论、展开论述;且全文未能以“该班同学”的身份写作,未能表达对“独特一课”学习过后的“别样收获”,完全忽略抗击疫情的时代背景。
发展等级打在“较丰富”。
评分:
9+10+9=28
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31省市分数线完整汇总)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