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黑边网高考复习高中语文《赠从弟》原文及翻译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

时间:2016-09-20作者:北京时间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赠从弟》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

《赠从弟》原文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和鉴赏

《赠从弟》注释

①亭亭:耸立的样子。

②瑟瑟:寒风声。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赠从弟》原文翻译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赠从弟》诗歌赏析

赠从弟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凤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筒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赠从弟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赠从弟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赠从弟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赠从弟》作者简介

刘桢(186~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父刘梁,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文学成就主要表现 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曹丕就曾说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其作品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他与王粲合称“刘王”。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合称建安七子,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以上《<赠从弟>原文及翻译》由小编整理而成,大家要以理解为主,注意多总结语法现象,积累关键词语,善于抓命题者设置的关键点,如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

黑边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考全国卷古诗词复习备考建议
高中生如何轻松背诵古诗文
如何把握语文古诗文复习重点?
诗词鉴赏的术语有哪些?怎样运用?
语文中有哪些容易被误读的诗句?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小编推荐

1.2004-2019上海高考英语听力原文和答案

2.2021年1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含summary,翻译,作文,听力原文)

3.2020年1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试卷(word版,含听力原文)

4.2020年高考英语试卷听力+原文+答案(新课标Ⅱ、Ⅲ)

5.2020年全国2卷、3卷、江苏卷听力原文

6.2018年高考英语试卷听力+原文+答案(新课标Ⅱ、Ⅲ)

7.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听力+原文+答案(新课标Ⅱ、Ⅲ)

8.2016年高考英语试卷听力+原文+答案(新课标Ⅱ、Ⅲ)

相关文章

  •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与巩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以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
  • 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

    很多同学想知道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1.书写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