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黑边网高考资讯高考政策重理轻文的教育只能培养半个人

重理轻文的教育只能培养半个人

时间:2021-12-22作者:心醉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高校人文素养培养的迟滞性,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学阶段忽视人文教育的惯性使然。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从中学阶段开始抓起。

70年前,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梁思成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世界,也就是教育要将“理工”与“人文”结合,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人。现实中,“重理轻文”的格局依然没有大的突破,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最需着力发展的青少年阶段出现了学校教育缺位。(《光明日报》10月30日)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生最应该均衡发展,既注重人文素养,也注重科学素养。我见过这样一些案例,中学学理科的学生在高考后选报了文科专业,却发现本该培养起的人文素养存在短板,中学阶段本该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时间被数理化课程填充了。这对他们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尤为不利。

当下,“重理轻文”的观念在中学教育中仍有市场,这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理工类专业领域内部出现细分,诸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岗位出现很多就业缺口,这部分岗位门槛很高,相对于一般文科专业,薪资更高。换言之,“重理轻文”的观念自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

更重要的是,相关方面未能将人文素养科学合理地纳入人才选拔的标准中。这固然由于人文素养是一个不好量化的指标,但学校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现实中,中学教育往往围绕中高考转,学校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确存在短板。譬如,在进行课程规划时,未能给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预留相应时间——仅应对相关课程考试,就已吃力,很难想象在繁忙的学业中和激烈竞争中,他们能够抽出时间去听哲学、文学、历史等课程。

“重理轻文”所导致的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绝非危言耸听。2021年,中青报曾针对19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强化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但是,人文素养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人文素养的欠缺也不是一时积弊。高校人文素养培养的迟滞性,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学阶段忽视人文教育的惯性使然。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从中学阶段抓起。

我们要从思想观念上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从教学理念上认识到人文素养缺失的严重后果;在顶层设计上完善中学课程设置,为学生修习人文学科预留充分时间;从就业层面完善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以更多高薪岗位促进“重理轻文”这一思想观念的更新迭代。唯有如此,才能将“理工”与“人文”结合,走出“半个人”的世界。

重理轻文的教育只能培养半个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小编推荐

1.关于教育的英语作文汇总5篇

2.浙江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

3.有没有写记叙文的高考作文题

4.适合写记叙文的高考作文题

5.介绍一个人的高中英语作文

6.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7.高考半命题作文的魅力

8.高考半命题作文的缺点

相关文章

  • 2021年陕西异地高考政策

    可以异地高考,但需要符合相应条件。2021年陕西首次开放异地高考,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
  • 湖北高考3+3

    不是,湖北新高考采取“3+1+2”模式,并不是“3+3”模式。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