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仔细辨别真伪对错。
C 项,以偏概全。文中第 4 段说“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体特征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远读的方法也适用于单篇文本。那么 C 项所说的“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就不严密了。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 项所说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理解错误。文本第二段开头所述区分“技术” 与“理解”是在说明计算机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理解文本具体内容还必须依 靠人。
3.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选项逐一对应文本相关语句,核对、比较、分析,最后判断正误。
A 项说人文研究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与原文矛盾, 原文说“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文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C 项所说的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缩小了文本概念内涵和外延。数字人文的价值, 不仅仅是对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进行数据化,而对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进行数据化研究。D 项“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其中“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原文无依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同时涉及对读图信息能力的考察,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查看相关图表, 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B 项强加因果,2017 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可见”意味着因果推理,前后句没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A 项曲解原意,材料二说临朐县,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为不便。这里把道路土路,曲解成了“发展路径”。 B 理解有误,选项所说,临朐县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依材料二所说,临朐县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江夏村主动为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可见江夏村侧重点并不仅仅在于改变村容村貌。 C 项理解有误,原文 “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中“斗笠田”是形容产量低,粮食只能用斗笠装,不是形容地形地貌的。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