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黑边网高考复习高中语文所见诗内的四个动词是什么 作者是

所见诗内的四个动词是什么 作者是

时间:2022-12-28作者:爱你吗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牧诗人通过骑、振、捕、闭的,这四个动词写出了小牧童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骑”字直接形容牧童的姿势,“振”字间接指出他的心情。动词“闭”和“立”最充分地描述了牧童天真无邪的态度和孩子般的智慧。

所见诗的原文及翻译

所见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所见的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所见这首诗的赏析

野外林阴路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袁牧的个人介绍

袁牧诗人是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嘉庆二年(1798),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小编推荐

1.所见诗内的四个动词是什么 作者是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是什么 有怎样的影响

3.隋朝能够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过程是

4.开凿大运河的条件是什么 发生的时期是

5.开元盛世出现的条件是什么 具体时期是

6.隋朝统一的过程是什么 有怎样的意义

7.开元盛世出现的表现是什么 具体指什么

8.雷雨的文学体裁是什么 具体内容是

相关文章

  •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与巩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以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
  • 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

    很多同学想知道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1.书写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