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黑边网高考复习高中语文河中石兽最后一句是什么 有怎样的含义

河中石兽最后一句是什么 有怎样的含义

时间:2023-01-30作者:洪兴十三妹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用主观臆想或者纯理论知识来看待问题,往往是错误的。

河中石兽原文整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的创作背景

纪昀晚年,也即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清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河中石兽》的作品特点

河中石兽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像讲学家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许多生活经验,其实都能证明这一点。这也就是河中石兽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小编推荐

1.河中石兽最后一句是什么 有怎样的含义

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工资一般是多少

3.公务员工资下调是真的吗 工资对照表是什么

4.生态环境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5.洋务运动首先兴办的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6.琵琶女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7.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工资一般是多少

8.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工资一般是多少

相关文章

  •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与巩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以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
  • 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

    很多同学想知道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1.书写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