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黑边网高考资讯高考新闻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时间:2020-02-19作者:北京时间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考点1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制度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

农业起源

(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

(3)工具有石、木、骨器

(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1.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答案 小农经济。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材料中的豪人指的是谁?

答案 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材料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答案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特点?

答案 精耕细作。

夏商周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

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从秦汉至宋元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

(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

(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

明清

(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

基础知识

 1.古代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包括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和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3)弱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4)评价:①在初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②在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3.土地制度

4.经济重心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要点释疑

1.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脆弱的小农经济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这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

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考题探究

1.东汉时期,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进行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  )

A.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破产

B.形成的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中央集权

C.使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

D.是庄园先进生产方式对广大农民吸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中“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有些地方很多农民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表明工商业生产对以小农经济为统治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一定冲击,故B项正确;“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完全失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庄园的生产方式并不先进,依然是自给自足,故D项错误。

2.(2018·太原模拟)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商业的互相影响  B.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答案 C

解析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商业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田庄经济确实多样化经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给自足的,符合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故C项正确;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相对较大规模的,不同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

3.(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

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

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扬州、荆州、益州人口的增加,但不能体现这些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部分州人口明显增加,而黄河流域部分州人口则明显减少,人口增长反映的是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说明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安史之乱后,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北方经济整体发展缓慢,故D项错误。

4.(2018·太原模拟)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唐代造纸业的发展,与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说明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故B项正确。由材料内容不能推断各地造纸业是否为官府经营,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纸都受到社会欢迎,生产样式决定社会需求,故D项错误。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小编推荐

1.2023沈阳农业大学排名多少位 最新全国排行榜

2.2023河南农业大学排名多少位 最新全国排行榜

3.2023中国前十美术学院排名及分数线 哪些学校是前十

4.中国梦英语作文精选5篇

5.《青春中国》高二作文大全

6.中国语文高考话题作文

7.收看纪录片中国医生战疫版观后感作文[5篇]

8.《中国医生》观后感800字最新5篇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