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当前位置:黑边网高考资讯高考新闻疫情写作精品素材! 钟南山: 院士、战士、国士(事迹+语录+时评)! 全角度~

疫情写作精品素材! 钟南山: 院士、战士、国士(事迹+语录+时评)! 全角度~

时间:2020-02-19作者:刘莉莉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

钟南山

小鲜肉让位,流量IP一边去!

是的,连我读书不多的老母亲都说: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名人!

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

他的言谈举止令全网疯狂刷屏,令无数人为之振奋与动容,很多经常看偶像剧的女性朋友都说:没想到被一个老爷爷圈粉,毫无抵抗。

84岁,在这个绝对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龄,支撑他出山,承担如此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绝对是医者仁心和国士风范。

84岁高龄的钟南山,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位老师这样概括: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用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素材关键词

坚持真理,尊重事实

正直敢言,奉献无私

医者仁心,家国天下

责任使命,悲悯情怀

精神境界,道德修为

名利得失,强身健体

崇尚英雄,理性追星

钟南山语录

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钟南山传》开头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什么时候,你把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看成跟吃饭、工作、睡觉一样,那么,你的境界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体育培养人的三种精神:一是竞争精神;二是团队精神;三是高效率。把体育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

人最关键的需要一个是呼吸的空气,一个是吃的食物,一个是喝的水。这些都不安全,什么幸福感都没有。

环保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靠政府,这是个全民的问题。

健康是一所学校,人,应该学会关爱自己。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什么是道德标准的核心?简单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空气好了,老百姓会觉得政府了不起。

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若想身心松,三乐在其中: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评价钟南山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人民日报 微博

钟南山是一个真实、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国医生。他跟所有有责任感的医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坚持出门诊看病人,每周坚持查房,一直到现在76岁了,还是如此。他说,这已经是一个习惯了!——南方日报 

崇拜这样的个人,难道不比追那些网红流量明星强得多吗? 钟老说“不是为了宣扬我自己”,可我们觉得,就该宣扬他这样的老人,就该引导我们的医护职业者和广大青年都来崇拜他、致敬他、向他学习!他不用去理会那些宵小之辈的冷眼、冷颜、冷言。公道自在人心。——网友 李干事

国难思良将!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此次,以84岁高龄,以身涉险,挂帅千里出征,让人无不肃然起敬、为之泪目!——网友 景桥

虽说有钟老,让人放心!但是另一个角度,一个泱泱大国,不能只有一个钟老,什么时候才能出第二个,第三个!因为钟老再健硕,也终有老去的一天!但无人知病毒什么时候还会有下一次!——网友 珊珊

无事小鲜肉,有事钟南山。国人的这种德性要改!

疫情风暴中的逆行者;和平年代真正的英雄。

钟南山事迹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15年时有记者采访时,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吊打28岁小伙!

时评精选

危难之中显身手:一个偶像级英雄的两次“逆行”

来源:央广网  作者:郭长江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人们从电视、广播等各新闻媒体中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识时,“钟南山说动才动”“如何洗手要听钟南山”“钟南山教你正确摘口罩”等等,逐渐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导引。一时间,钟南山也成为了近期的“偶像级英雄”。在民间还流传着:“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一心”的励志对联等。

他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不仅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领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甚至连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细节也要亲自示范、普及。尤其是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时,人们对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当看到他四处奔波,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正是这样一个可爱、可敬,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

危难之中显身手。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一个偶像级英雄的诞生,不仅在于他的非凡业绩、过人的智慧,还在于他对祖国、对人民健康事业满腔热忱、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的民族引以为豪、不断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栋梁,才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钟南山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中国无数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相信有一天,当我们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钟南山的形象,以及对于科学知识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对于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精神,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新偶像和人生奋斗目标,会不断激励着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护佑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到那时,已做过一次支架手术的钟南山又该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呢?

84岁的钟南山,为什么刷屏?

来自:光明日报  作者:孙小婷

84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照片中,钟院士坐在嘈杂的餐车一角,他正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面前摆着文件和电脑。又是行程满满的几天,连轴转的会议、奔赴疾控中心、上媒体直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恐怕年轻人也吃不消。

不少网友说,“听见这个名字,犹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轻人也要赶快成长,钟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没有愧疚?”

的确,照片之所以刷屏,因为它表达出了人们的复杂心情,这里面既有对这位高龄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对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传递一种相信——在疾病面前对医学科学研究者的相信,对战胜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相信,更是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平安归来的相信。

钟南山院士,成为这场对抗肺炎战役中的一个清晰身影。然而还有很多的医护工作者,在蓝色口罩和厚重的防护服下,被模糊成统一的形象。

人们或许辨别不清他们每一位的模样,但崇高的医师职业道德却闪烁在每一位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

当医护人员在发热病房坚守432个小时夜以继日,人们能感受到他们身心的疲累。当同济医院志愿者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申请书,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女医生写下现代版“与夫书”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也是父母、孩子、伴侣,却选择在生命危险面前,兑现救死扶伤的诺言,承担医者父母的责任。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防护服后凝重的眼神、坚毅的表情,与时钟争分夺秒的身影,凌晨时依旧灯火通明的医院……这一切,让这场战役变得不再抽象。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单单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

谨遵医嘱,这四个字在此时格外具有分量。

平时热衷养生、迷信野味滋补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知识水平,尤其是在春节、春运期间人员流动性大,更不能轻视疫情。

无特殊事项不要去武汉,武汉市民尽量留在武汉,有疑似症状及时到医院门诊检测,每个人加强防护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养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习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人,保护那些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

媒体整理

以下来自中国教育报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明确疫情还是局部大爆发,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期间几度哽咽,眼含泪光。

这一幕让无数中国人跟着热泪盈眶。

84岁钟南山院士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不论是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研究文件的照片,还是证实新冠肺炎“人传人”现象的发言,亦或是“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建议……

钟南山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

今天,给孩子讲讲钟南山院士的故事吧,希望能从中感受到风骨,汲取到力量。

01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

父亲钟世藩是儿科专家,

在70岁高龄和身体多病、

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下编写了儿科著作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有50多万字。

母亲廖月琴曾担任广州肿瘤医院副院长,

是护理学专家。

跟着父母

在医院长大的钟南山

打小耳闻目睹

父母对待病人的态度。

他发现,

两人的喜怒哀乐是跟

病人病情的好坏密切关联的。

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是,

经过努力病人的病情

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那时就觉得,

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

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02

钟南山小时候顽皮,

将父母给他交学校伙食费

的钱偷藏起来,

自己买东西吃。

一直撒谎瞒着父母,

直到事迹败露。

他以为父亲知道后,

一定会打他一顿。

可是父亲却没说太多,

只是说:

“南山你想一想,

这么做是不是很诚实?”

这样的质问,比打他一顿感受更深。

父亲这句话,让他明白了,

什么叫讲老实话,做老实人。

从医后,

有次跟父亲一起

遇到一个孩子,尿血厉害,

他认为应该是结核。

父亲问他一句话说:

“你怎么知道她是结核?” 

一句话问住了他,

因为他从来没想过。

尿血可能是膀胱炎,

可能是结核,也有可能是炎症。

后来有一次钟南山独自看诊,

因为诊断失误,对一个女孩错误用药,

差点危及生命,回忆起这次错误,

他说:“诊断错了,我永远都忘不了”。

他才明白父亲说过的那句:

“医者人命,

没有十足的证据,

不可轻下判断。”

 “父亲很少说话,

但他一般说话都有证据的”,

这是钟南山83岁时对父亲的评价。

为了把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

总结出来留给后人,

在70高龄和身体多病的情况下,

钟世藩毅然编写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一书。

每天,他总是

最早去图书馆,最晚回家,

因为两眼有复视,看东西重影,

他就用手捂着一只眼睛写,

累了就换一只。

钟南山心疼父亲,

劝老人家注意身体,

每天少写一会儿。

但钟世藩不听劝阻,

反而和儿子发脾气:

“不写我干什么?等死么?”

父亲留给钟南山一句话,

他始终记着。

“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

留下一点东西,

那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03

钟南山的母亲对他的成长

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

钟南山一直珍藏着

1950年骑自行车的黑白照片:

“当时我看到别的孩子

有自行车,非常羡慕。

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对我说,

‘你要是小学毕业能考到前5名,

我就奖你一辆自行车!’

我说‘真的呀’,妈妈说‘真的’。

后来妈妈也没再提过这件事,

但11岁的我记住了妈妈的话。”

“1949年,

我在岭南大学附小

(现中山大学附小)读书,

学校因故不举行毕业考试,

但后来,学校根据平时的成绩

发了一份成绩单,我排在第二名。

我很高兴,但也不敢说什么,

因为妈妈是说考试才有自行车的。”

“而且,那一年家里生活很困难。

但是没想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妈妈还是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当时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妈妈实现了她的诺言,

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我是多么高兴啊!”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

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

我现在对我的孩子、

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

要么不答应,

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钟南山至今定期给年轻医学院学生上大课,他说,你们是90后,我是80后,我们差不多。)

04

2003年被钟南山称为“特殊的一年”:

遇到很多未知的课题,无章可循,

自己一天要做出几天的工作,

包括治疗的问题、学术上的问题,

还要制订国家规划。

而引发这一“特殊”性质的就是SARS(非典型肺炎)的爆发,

此时,钟南山已经67岁。

2002年底“非典”病例

最早在广州出现,

一时间,

“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

开始从广州往外扩散。

2003年4月13日,

北京召开了关于

SARS的新闻发布会,

钟南山被要求参加。

当记者问到

“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时,

钟南山忍不住了,他对媒体说:

“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

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

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顿时场面哗然。

“非典”的真相自此

才一点点向公众揭开。

混乱和恐惧之中,

人们记住了钟南山的名字。

也因为SARS,

钟南山在公共领域范围内

更广泛地被人熟知。

在最恐慌的时候,

他的一句话,

给了人定心的力量。

 “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

在抗击非典最严峻时刻,

连续工作30几个小时之后,

已过花甲之年的钟南山病倒了。

发烧等症状和当时非典的症状极为相似。

但他自己观察体会,

觉得自己得的不是非典,

就把自己隔离在家。

几天后,症状消失,

他立刻回到医院,

继续投入战斗。

他的坚持,

让广东成为世界范围内对SARS

治疗成绩最好的地区之一。

05

“非典”之后,

钟南山连续担任

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

他敢说真话的风格一直没有变。

这一特质,

让他在“两会”上变成媒体追逐的对象,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

他都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次言论几乎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

2013年全国“两会”上,

他说“雾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

2015年,

他又痛批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

不讲医德、违规使用心脏支架创收的行为,

他举例说:

“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

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

本来问题不大,

但是最后给放了5个支架。”

“我自己有一种感觉,

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

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

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

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

“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

还应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没有理想,

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

耿耿于怀;

但如果有理想,

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

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非典”之后,

钟南山说自己讲话其实更谨慎了。

“那些我认为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

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

特别是病者知道的话,

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还是推崇这个,

因为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

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

但是能够启发大家

思考就达到目的了,就很好。”

06

所谓医者,

妙手仁心。

这世上缺回天的妙手,

更缺无畏的仁心。

钟南山二者兼具,

所以,举国敬仰。

有网友说,

妈妈本来有点为疫情恐慌,

但在电视里看到钟南山,

就跟她爸说:

看到钟南山,

我心里就踏实了。

她爸说:我也是。

老百姓不会太多溢美之词,

这句

“看到你,我心里就踏实”,

就是最大的赞美和信任。

而钟先生,

也配得上这赞美,这信任。

疫情写作精品素材! 钟南山: 院士、战士、国士(事迹+语录+时评)! 全角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小编推荐

1.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高分写作策略

2.2023年高考作文写作基本技巧方法

3.202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 冷门人物事迹

4.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事迹材料

5.教师张桂梅事迹高考作文材料

6.优秀教师张桂梅事迹材料

7.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作文素材高考版

8.这才是成熟的模样高考作文素材2021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s://www.heibian.com 【黑边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